20250427-每日甘泉-何以面对苦难?

2025-04-27



何以面对苦难?

蒋贤想牧师


弟兄姊妹平安。


每日甘泉,天天相劝。感恩与您分享427的每日甘泉。今天我们要按照圣教堂“福音年”的读经计划,阅读《约伯记》第7章至第9章。


《伯》第7章是一首来自约伯的哀歌,约伯的哀歌并非对神的叛逆,而是在信仰中诚实面对自己的挣扎;《伯》8章是比勒达对约伯的回应,他根据传统因果报应观,武断认定约伯作恶得罪了神才遭此报应;《伯》第9章中,约伯通过观察到义人与恶人可能遭遇相同命运的现实,挑战传统因果报应观的绝对性。


今天我们一起默想《伯》第9章,她是约伯在苦难中的一段深刻独白,既表达了他对自身无故受苦的困惑,也透露出他对上帝主权与人类有限性的思考。


苦难,可谓全人类共同的话题。而在我们的文化中,有一种把苦难褒奖为磨炼人更加坚强伟大之动力的传统,即所谓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。因此《孟子·告子下》中会有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……曾益其所不能。”之句,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也说,无论《周易》《春秋》《离骚》等都是“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。”教会受此传统影响也出现了赞扬苦难的观念,比如“苦难是祝福患难是恩典”(摘自诗歌《你的目光要转向神》)。而另外一种流行于教会的观念则与“苦难是祝福”完全相左,认为“苦难是咒诅(刑罚)”,是神刑罚人之罪恶的手段。然而,当我们细心阅读《约伯记》,就能发现,《圣经》对苦难的理解并非“因果报应”如此单一与极端。


当约伯陷入无端之灾时,他的三位朋友就曾以“苦难是祝福”劝解约伯(参伯5:17),他们也奉劝约伯“苦难是刑罚”(参伯8:4),但他们却是“根据结果推断原因”,是在“因果报应”的前设下,根据约伯所受的苦,推断约伯必然犯罪。可是约伯自知,虽然人在神的公义面前并站不住脚,但他并无作恶得罪神。朋友们给予的解释,非但无法安慰约伯,还使他更加忧愁(参伯16:2)。


虽然约伯暂且不明白自身遭遇的原委,但他却知道“因果报应观”并不绝对适合解释所有人的遭遇,他提出他所观察到的现象:善人与恶人有时候遭遇相同(参伯9:23),恶人甚至比善人更兴旺(参伯9:24)。他告诉三位朋友,“因果报应观”并不能解释他的遭遇。


其实,纵观《约伯记》,我们都看不到神对约伯的苦难给予一个答案。最后神亲自在旋风中向约伯显现,带约伯领略这个世界的奇妙和复杂,他希望约伯明白全能者对世界的护理是非常复杂的,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律就能涵盖神一切的作为。同样在苦难面前,也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道理就能将其解释,而恰恰是对答案的执着与刻板理解,导致人更加痛苦和远离神。约伯当即悔改:“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?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;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。”(42:3


何以面对苦难?约伯原本一直以为自己需要一个答案,但在经历种种之后约伯感慨“我从前风闻有你,现在亲眼看见你。”(42:5)因为过去他对神的理解是极其片面狭隘的,但如今他在经历中更深刻地认识了人的狭隘和神的伟大与奇妙。


亲爱的弟兄姊妹,在苦难中,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的,并非对苦难的答案,而是我们那一颗不被环境摇动的信心。愿你在每一个环境中都带着信心前行。


我们一起来祷告:

神啊,

求你给我们信心,

让我们在每一个环境中去经历你的同在,

使我们在经历中成长,

奉主圣名祷告,

阿们


愿神祝福您和您的家人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